效益

纾缓交通挤塞,并改善附近社区环境,包括绿化及景观、重置公共设施、文化及保育。

纾缓交通挤塞

中九龙干线是一条快速替代道路。

现时来往九龙东西的主要道路,包括龙翔道、界限街、太子道西、亚皆老街、窝打老道、加士居道行车天桥以及漆咸道北等的交通已接近或已超出道路的容车量,故经常出现交通挤塞情况。长长的车龙令支路车辆难以汇入这些主要道路,使挤塞情况蔓延至周边地区。

中九龙干线,作为一条快速替代道路,令车辆绕过现时挤塞路段,将大大节省行车时间。我们预计工程完成后,在繁忙时间取道干线来往西九龙与九龙湾的车程约为5分钟,与没有干线的情况比较,大大节省了约25分钟。中九龙干线亦会分流主要东西向道路的交通流量,纾缓其挤塞情况。周边地区如黄大仙、何文田及九龙城等亦可因交通情况改善而同时受惠。

绿化及景观

我们会借着兴建中九龙干线,绿化及改善附近的环境。

中九龙干线位于油麻地的西面隧道出入口将建有面积约22,000平方米的园景平台,以美化附近环境。该平台将连接至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西九龙站的园景平台,为公众提供更多绿化和休憩空间。油麻地沿甘肃街部分公共设施因中九龙干线工程须重置,亦可利用腾出的空间进行绿化。

概念图(设计阶段)

油麻地园景平台
中九龙干线西面隧道出口上将建有一个由东至西长约250米,南至北长约270米的园景平台。园景平台将覆盖油麻地西工程建造的一段低于地面道路及丽翔道至欣翔道的一段海泓道,提供额外绿化空间。此园景平台亦会连接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西九龙站的园景平台,形成一条连接油麻地至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西九龙站的分层行人路线,并开放予公众人士作休憩处。

概念图(设计阶段)

油麻地园景平台
中九龙干线西面隧道出口上将建有一个由东至西长约250米,南至北长约270米的园景平台。园景平台将覆盖油麻地西工程建造的一段低于地面道路及丽翔道至欣翔道的一段海泓道,提供额外绿化空间。此园景平台亦会连接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西九龙站的园景平台,形成一条连接油麻地至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西九龙站的分层行人路线,并开放予公众人士作休憩处。

重置公共设施

中九龙干线工程沿线数个公共设施需要重置,以配合工程。

油麻地警署

由于兴建隧道需要暂时封闭旧油麻地警署,警署已于2016年迁往位于友翔道的新警署大楼。

而为方便市民,旧油麻地警署旧翼内的报案中心会维持运作。

油麻地玉器小贩市场

为配合中九龙干线工程,我们已拆卸位于广东道及炮台街的油麻地玉器小贩市场。现有的摊档已迁至邻近的临时玉器小贩市场。

油麻地公共图书馆

为配合中九龙干线工程,我们必须清拆油麻地停车场大厦。大厦内原有的社会福利署、地政总署及运输署的办公室,已于2019年在西九龙政府合署重置。

大厦内的公共图书馆亦已临时迁往梁显利油麻地社区中心以南,与油麻地临时玉器小贩市场共用的一个临时建筑物。

油麻地母婴健康院

为配合中九龙干线工程,我们已拆卸油麻地分科诊疗所(新翼)。位于诊所大楼内的医院管理局设施,已在伊利沙伯医院新大楼重置。

而位于诊所大楼内卫生署设施,包括皮肤科诊所及美沙酮诊所已陆续在毗邻的油麻地赛马会分科诊所重置。

位于诊所大楼内的母婴健康院已于友翔道临时重置,并已于2020年第2季开始运作。

文化及保育

中九龙干线工程涉及区内一些具保育价值及特色的地点。我们会尽量保留受影响的文物。

保育旧油麻地警署

旧油麻地警署已获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物。现时的中九龙干线隧道走线会完全避开警署旧翼。而新翼仍可透过托底加固工程完整保留。而为配合工程,警署的厨房、洗衣场及泊车位的建筑结构,则已被拆卸。

庙街夜市

由于隧道走线会经过油麻地停车场大厦,我们需要拆卸该大厦以配合工程。在施工期间,我们会沿大厦外围的庙街及上海街设置有盖围板及行人路,以确保行人安全及避免影响夜市活动。

九龙城客轮码头及九龙城汽车渡轮码头

位处于土瓜湾海滨的「九龙城客轮码头」及「九龙城汽车渡轮码头(即海上部分)」均座落于中九龙干线– 启德西工程区域附近,承建商须按照施工合约的要求采取适当的缓解措施,监察并确保该些建筑物不受隧道工程影响。我们已按相关部门所提供的指引,为中九龙干线工程进行文化遗产影响评估。评估结果亦显示在采取适当的缓解措施后,中九龙干线工程于建造期间及运作阶段均不会影响该等建筑物。

环保措施

环境保护署于2013年7月批准中九龙干线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于2013年8月批出环境许可证。中九龙干线大部份路段由隧道构成,有助减少中九龙区地面道路的车辆流量,并缩短行车时间。这些改善可减少车辆引致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滋扰,提高中九龙区居民的生活质素。

改善空气质素

中九龙干线工程将于油麻地、何文田及启德发展区兴建三座通风大楼,并于大楼内安装空气净化系统,去除隧道排气内最少八成的二氧化氮及可吸入悬浮粒子。此外,中九龙干线主要由隧道组成,加上其作为快速替代道路的功能,可大大减少地面道路的车流量及交通挤塞,从而减少车辆引致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滋扰,达致整体环境的改善。

噪音缓解措施

中九龙干线主要由隧道组成,通车后将大大纾缓现时来往九龙东西地面道路交通挤塞情况,从而减少地面车辆带来的噪音滋扰。

此外,工程还包括在工务工程计划875TH号「加士居道天桥隔音罩」下,在油麻地天主教小学对出的一段加士居道天桥建造长约40米的密封式隔音罩(设垂直开口) ,及于骏发花园第1座和第5座对出建造一段长约100米的密封式隔音罩。连同中九龙干线主要工程原有的隔音罩,由弥敦道至在油麻地天主教小学对出的一段加士居道天桥将设置隔音罩,纾缓交通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noise_barrier
可持续发展

中九龙干线工程于规划、设计及施工期间一直致力减低对环境的影响及改善环境质素,其中启德行政大楼项目已参与香港绿色建筑议会「绿建环评新建建筑2.0版」评估,目标于能源使用、健康、综合设计与建造管理、可持续发展、用材及废物管理、用水、创新等指定范畴达到75分以上,以获得铂金等级认证。

启德行政大楼及通风大楼建造工程将应用预制组件技术,并尽量使用可持续森林产品、循环再造及区域内物料、绿色产品,以及无破坏臭氧物质的物料。规划及设计时亦积极考虑利用可再生能源、自然光照明和雨水灌溉绿化地带等的可能性,以减少电力和水资源消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