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技術建造工程的先鋒

創新建造技術

建造業透過實施「建造2.0」,宣導建造業 「創新」、「專業化」和「振興」的理念,從而提高業界效率、可持續性及生產力、加強監管和質量保證、改善工地安全及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創新

專業化

振興

有見及此,中九龍幹線工程積極引入多項創新建造技術,成為推行建造業創新技術的先驅。

建築信息模擬 (BIM)

中九龍幹線工程採用建築資訊模擬,透過數碼科技以立體模型模擬及展示整個施工程序,協助工程團隊作出準確判斷。建築信息模擬能結合眾多圖則及資訊,展示現實世界中用以建造建築物的構件,為工程團隊提供施工期間的相關資訊,使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更為精確,提供低風險設計,將浪費減至最低,並有助工程團隊間的溝通。

工程團隊透過應用建築資訊模擬,為整個施工程序作出全面分析,從而優化規劃、設計和協調,提升施工質量。

啟德通風大樓及行政大樓施工模擬
海台建造縮時模擬
cover
油麻地東 – 建築信息模擬與實際情況對比模型
油麻地停車場拆卸模擬
建築信息模擬 (BIM)

中九龍幹線工程採用建築資訊模擬,透過數碼科技以立體模型模擬及展示整個施工程序,協助工程團隊作出準確判斷。建築信息模擬能結合眾多圖則及資訊,展示現實世界中用以建造建築物的構件,為工程團隊提供施工期間的相關資訊,使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更為精確,提供低風險設計,將浪費減至最低,並有助工程團隊間的溝通。

工程團隊透過應用建築資訊模擬,為整個施工程序作出全面分析,從而優化規劃、設計和協調,提升施工質量。

啟德通風大樓及行政大樓施工模擬
海台建造縮時模擬
中九龍幹線通車後模擬
油麻地停車場拆卸模擬
隧道臨時支撐自動安裝系統

中九龍幹線-中段隧道工程合約主要建造長約2.8公里隧道。建造隧道期間,工程團隊需於斷層帶等鬆軟地質及隧道出入口位置安裝臨時支撐,以確保施工安全及質量。然而,為進一步提高施工安全,工程團隊引入了嶄新隧道臨時支撐自動安裝系統,旨在減少需要人手的工序、減少工程人員高空工作的時間,以及能更快捷及自動接駁支撐管。值得一提的是,有關系統屬香港首次應用。

傳統以人手安裝臨時支撐
隧道臨時支撐自動安裝系統
數碼化監督系統

為進一步提高施工安全、效率及質量管理,中九龍幹線工程團隊積極推動工程監督系統數碼化,利用創新科技,即時收集工地安全、環境、施工進度及質量等數據,方便記錄及監察。數碼化監督系統可透過安全網絡系統於電腦和流動裝置雲端上運行。所收集的數據將在所有設備和伺服器之間自動同步,以提供高效資訊。

此外,數碼化監督系統能整合中九龍幹線各主要工程項目資料,讓工程團隊能即時知悉及分析各工程項目的進度及表現,實現建築業”創新”、”專業化”和”振興”的理念。

智能監察系統

為確保隧道爆破面限制範圍只讓特定的工程人員在內工作,中段隧道工程團隊已在爆破面附近位置設置了智能監察系統。有關系統利用攝錄鏡頭及人工智能技術,實時監控爆破面的現場狀況。當智能監察系統發現有未經授權工人進入爆破面範圍,系統便會發出警報聲響通知地盤主管及炮王,以便作出即時跟進,從而確保爆破工序能安全進行。

智能監察系統未有發現未經授權工人進入爆破面範圍
智能監察系統發現有未經授權工人進入爆破面範圍,系統會發出警報通知地盤主管及炮王,作出即時跟進
NAMI的自流平回填材料

“自流平回填材料”是由路政署跟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聯合開發的可控制流動回填材料。 其自平和低強度特性能免除壓實測試和土地密度測試的需要,這材料也可於潮濕和大雨下使用。採用”自流平回填材料”比以常規土壤回填於效率、安全、環保、所需空間及人力或機械需求方面的表現較佳。

中九龍幹線啟德東工程合約於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採用了自流平回填材料於啟福道行人天橋及S21隧道多個位置成功進行6 次試驗,總容量為300m3。自流平回填材料在效率、材料費用、空間面積/人力/機械需求、安全及環保也較常規土壤回填為佳。

以常規土壤回填
以常規土壤回填
以"自流平回填材料"回填
以"自流平回填材料"回填
超高車輛偵測系統

中九龍幹線工程將興建連接中九龍幹線至西九龍公路及連翔道的行車橋。在施工期間,工程需要安裝橫跨連翔道的臨時橋門架。為了預防超高車輛撞擊已豎立的橋門架和保障工人的安全, 我們於連翔道設置了超高車輛偵測系統。

當系統偵測到超高車輛經過,將觸發警告訊息顯示屏、警報器和警示燈,以警示司機減速及在工地人員的協助下駛至緊急停車處。實施超高車輛偵測系統不僅能預防超高車輛撞擊已豎立的橋門架,亦能保障工人的安全。

Scroll to Top